投8億在茅臺鎮建污水廠遭強行接管!企業控訴三年仍未果
在商業投資與公共項目合作的領域,政企合作本應是攜手共進、實現共贏的典范。然而,三年前發生在茅臺鎮的一起PPP污水項目強行接管事件,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層層波瀾,引發了投資企業與相關部門之間曠日持久的糾紛,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決。這起事件不僅關乎巨額投資的命運,更涉及到生態保護、合同履行、司法公正等諸多重要議題。
項目緣起:政企合作共建生態工程,8億投資落地仁懷
赤水河,作為中國白酒產業的母親河,孕育了眾多知名白酒企業,茅臺鎮更是其中的核心區域。然而,隨著白酒產業的蓬勃發展,大量企業聚集帶來的環保壓力也與日俱增。為了守護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17年,貴州省仁懷市正式啟動了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廢水集中治理工程,其中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項目成為了重中之重。
這一項目的規劃與推進,承載著當地政府和民眾對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期待。2017年6月,貴州省正式發布了該項目的建設信息,旨在解決茅臺鎮名酒企業聚集所產生的環保難題。同年8月,項目中標結果公示,由重慶泰克環??萍脊煞萦邢薰荆款^單位)與中色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中標方案明確規定了污水處理單價為29.75元/立方米,廢水收集輸送管網合理利潤率為5.65%,為項目的后續運營和收益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從項目規模和建設內容來看,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堪稱一項大型生態工程。該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高達1.5萬立方米,這一規模足以應對茅臺鎮眾多白酒企業產生的廢水。建設內容涵蓋了多個核心設施,包括4373平方米的綜合樓、超濾車間等房屋建筑物,為污水處理提供了必要的辦公和操作空間;調節池、改良AAO池等白酒企業廢水處理池,是污水處理的關鍵環節,能夠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MIC反應器、沼氣脫硫系統等機器設備,則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此外,還有供電外線、進場道路、28140米玻璃鋼給水管道等附屬工程,為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整個項目總規劃廠區占地67畝,規模宏大,布局合理。
在合作模式上,仁懷市政府進行了精心的安排。政府授權仁懷市環境保護局作為項目實施機構,授予社會資本方(即重慶泰克與中色十二冶聯合體)特許經營權。同時,由社會資本方與政府出資代表——仁懷市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仁懷水投”)共同設立項目公司(SPV)。項目公司承擔著全程負責工程投資、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及期滿移交的重任。在建設階段,需要完成勘察設計、工程招標、竣工驗收等一系列工作,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投運后,要承擔運營成本,并按照合同規定收取費用,實現項目的可持續運營;運營期滿后,還需將項目無償移交政府指定機構,完成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據《貴州日報》2020年報道以及重慶泰克創始人唐先生在接受大風新聞采訪時透露,項目總投資約8.2億元,其中仁懷水投投資2000萬元,剩余8億元由聯合體承擔。重慶泰克占比86%(逾7億元),資金來源包括2億元銀行貸款、企業增資擴股及自有利潤。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體現了社會資本方對該項目的信心和決心,也彰顯了政企合作在推動生態工程建設中的強大力量。
項目于2018年6月正式動工,經過建設者們的辛勤努力,于2021年1月進入試運行階段,2022年5月順利完成環保驗收。這一系列節點標志著項目從規劃到落地,再到初步發揮作用的完整過程,本以為這座污水處理廠將成為赤水河流域生態治理的標桿工程,為當地的生態環境改善和白酒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接管風波即將打破這份平靜。
風波驟起:驗收后遭強行接管,政企各執一詞
2022年5月,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剛剛完成環保驗收,這本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標志著項目正式具備了投入運營的條件。然而,僅僅一個月后,一場“強行接管”事件卻如暴風雨般襲來,讓投資企業和當地部門陷入了激烈的矛盾沖突之中。
據頂端新聞在2024年的相關報道顯示,唐先生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心有余悸:“2022年6月10日,幾十名人員突然來到廠區,把我們幾十個員工驅趕出去,并用兩輛大巴車帶走。隨后,工廠被強行接管?!边@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重慶泰克的員工們措手不及,也引發了企業的強烈不滿。
當天在現場的人員也反映,一位自稱是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以下簡稱“工業局”)的負責人來到廠區會議室,當眾宣讀了《解除合同通知書》,并要求重慶泰克公司員工收拾個人物品離開。這一場景猶如一場“突襲”,讓企業員工們感到憤怒和無助。
事后,工業局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接管是在司法部門見證下進行的“現場現狀移交”,對設施設備、藥劑、資料等資產全程攝像清點封存,程序合規。他們認為,接管行為是基于一定的原因和合法的程序,是為了保障項目的正常運營和公共利益。
但重慶泰克方面則堅決反對這一說法。2022年6月16日,重慶泰克與中色十二冶共同復函工業局,明確指出項目已履行完成合同義務,不僅通過了6個月的安全試運行,還完成了環保驗收,工業局的強行接管屬于“公然違約毀約”,甚至“涉嫌嚴重刑事犯罪”。他們強調,若因此引發環境污染、安全生產事故等后果,需由工業局主要負責人及責任人承擔全部法律與經濟責任。重慶泰克方面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嚴重侵害,工業局的接管行為缺乏合法依據。
雙方的核心分歧在于接管的原因。2024年5月,遵義市工業和科學技術局在《關于唐顯策信訪事項的復查意見書》中給出了官方解釋:“重慶泰克未對安全隱患整改,造成大量污水無法處理,大部分酒企停產,嚴重影響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這一解釋將接管的原因歸結于重慶泰克在項目運營過程中存在嚴重問題,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威脅。
然而,重慶泰克方面予以駁斥。唐先生表示,項目運行期間的污水處理數據可通過“貴州省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平臺”查詢,從未出現超標情況。這表明項目在污水處理方面是符合環保要求的,不存在因未整改安全隱患而導致大量污水無法處理的情況。同時,唐先生還指出,接管當天企業本是計劃召開技術與管理人員整改會議,并非拒絕整改。這說明企業對于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是積極面對并準備采取措施解決的,而不是像工業局所說的那樣消極對待。此外,唐先生認為即便要解除合同,也應通過協商或司法途徑,而非強制驅離人員、占領廠區。重慶泰克及股東后續多次報警、向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均未得到解決,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無奈和憤怒。
面對突如其來的強制接管,投資企業并未選擇妥協,而是堅定地選擇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一場漫長的法律拉鋸戰由此展開。
司法博弈:訴訟幾經波折,最終按原告撤訴處理
接管事件發生后,工業局以“重慶泰克存在重大違約”為由提起訴訟,試圖通過司法途徑確認合同解除,將這場糾紛推向了法律層面。然而,案件的審理過程卻幾經波折,充滿了曲折和爭議。
需要明確的是,該項目最初的合同履行主體為仁懷市環境保護局,后續變更為工業局。這一變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案件的復雜性,也為后續的司法審理帶來了一些影響。
2022年7月15日,工業局向仁懷市法院提起訴訟,主張重慶泰克等存在三大違約情形:未在約定期限內完成項目建設、未按合同備足流動資金導致項目運轉不正常、財務管理混亂且存在資不抵債風險,請求法院判令案涉合同已解除。工業局的起訴理由看似充分,試圖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和項目的正常運營。
面對起訴,重慶泰克等被告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他們認為,涉案項目關乎茅臺鎮及下游白酒企業用水安全,影響貴州省白酒行業聲譽,且建設周期長、技術復雜,屬于遵義市轄區內重大復雜案件。同時,案件涉及仁懷市原環保局、工業局等行政機關,由原告當地法院(仁懷市法院)審理可能影響公正,故應移交遵義市中級法院管轄。重慶泰克的這一異議并非無理取鬧,而是出于對司法公正的合理擔憂。在涉及重大利益和行政機關的案件中,管轄權的確定往往關系到案件的公正審理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022年9月30日,仁懷市法院裁定管轄權異議成立,案件移送遵義中院。這一裁定體現了司法機關對案件復雜性和公正性的重視,確保案件能夠在更合適的法院進行審理。然而,案件的后續發展卻并未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順利。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工業局未預交訴訟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原告未預交訴訟費的,法院將按撤訴處理。最終,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因工業局未預交訴訟費而按撤訴處理,司法爭議暫未得出明確結論。這一結果讓投資企業和關注此案的人們感到失望和困惑,也使得這起糾紛更加難以解決。
這起發生在茅臺鎮的PPP污水項目強行接管事件,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年,但仍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投資企業的巨額投資面臨風險,生態治理工程的正常運營受到影響,政企之間的信任也受到了嚴重損害。這起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政企合作項目中,如何確保合同的嚴格履行、如何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如何建立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通過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強化溝通,才能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實現政企合作的共贏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這起糾紛能夠得到公正、合理的解決,讓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重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赤水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白酒產業的繁榮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