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河研究院何偉:紅海到藍海,電器的市場擴張和產業擴容
在奧維云網 2025 數字生態大會的舞臺上,中國銀河研究所副所長兼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何偉,憑借其 15 年深耕二級市場的深厚積淀,帶來了一場極具前瞻性與啟發性的主題分享——《紅海到藍海,家電的市場擴張和產業擴容》。他以全球市場數據為基石,結合前沿技術趨勢,從“傳統家電結構性機遇”“暖通空調獨特賽道”“科技消費全球領先”“AI 具身智能未來”四大維度,為家電企業勾勒出一條清晰且極具潛力的全球增長新路徑,引領行業跳出傳統思維定式,探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全球傳統家電:跳出中國紅海,捕捉三大市場機遇
長久以來,“中國家電市場飽和”的觀念如影隨形,仿佛家電行業已陷入無路可走的絕境。然而,何偉以獨到的視角和詳實的數據,打破了這一固有認知,為我們揭示了全球家電產業那片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廣闊天地。
從全球格局審視,三大市場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增長態勢。北美市場,絕非人們印象中的“存量市場”,實則蘊含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其人口結構相較于歐洲更為優越,移民眾多,購買力強勁。與此同時,中國技術創新的外溢效應在此顯著顯現,小家電市場增速迅猛,甚至超越了中國本土。美國消費者對于便捷、智能產品的熱衷程度超乎想象,他們愿意為那些能提升生活品質的產品慷慨解囊。例如,中國平替的高速吹風機,以其高效便捷的特點迅速贏得了美國消費者的青睞;升級版的空氣炸鍋,憑借智能化的操作和出色的烹飪效果,成為美國家庭廚房的新寵。
歐洲市場則正經歷著一場“制冷需求爆發”的變革。2023 - 2025 年期間,持續的高溫天氣如同一把“火”,點燃了歐洲市場對空調的需求。過去,歐洲一個州的空調銷量僅相當于中國一個大省,而如今,需求的快速釋放讓這一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空調,這一曾經在歐洲并不普及的家電產品,正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歐洲家庭應對酷暑的必備之選。
新興市場則宛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復刻著 15 年前中國的發展軌跡。隨著供應鏈的轉移,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冰箱、空調等剛需家電的需求顯著增長,為家電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些新興市場猶如一片待開墾的處女地,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即便是在被認為“內卷”嚴重的中國市場,也隱藏著諸多細分機會。何偉深入分析指出,中國大家電因其“必需品屬性”,需求保持相對穩定。而小家電市場則呈現出“結構分化”的特征,廚房類小家電普及度較高,但個人護理、清潔類小家電的滲透率仍有待提升。在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可選消費品面臨一定的壓力,但那些能夠解決消費者痛點的創新產品依然能夠脫穎而出。例如,可視化空氣炸鍋,讓消費者能夠清晰地觀察食物的烹飪過程,滿足了人們對健康飲食和便捷操作的需求;智能電動牙刷,通過智能化的設計,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的口腔護理方案,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何偉特別強調了“家電定義的演變”這一重要觀點。他舉例說,十年前,掃地機器人還是人們眼中的“高科技產品”,只有少數科技愛好者愿意嘗試;而如今,它已成為大眾家電,走進了千家萬戶。一百年前,空調是奢侈品,只有少數富裕家庭才能擁有;而現在,它已成為剛需,是保障人們舒適生活的必備電器。這一演變過程充分說明,只要產品能夠解決未被滿足的需求,就有機會成為新的家電品類,開辟出一片新的市場藍海。
暖通空調賽道:全球升溫與碳中和下的“隱形巨市場”
何偉將視角從傳統的“家用家電”領域拓展至“全球暖通產業”,為我們揭示了一個被忽視的巨量市場。他堅定地指出:“中國家電龍頭就是全球暖通龍頭——這個賽道的規模遠超家用空調,藏著行業最大的增量機會。”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暖通市場正迎來雙重驅動的黃金發展期。全球升溫的大趨勢如同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制冷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東北、歐洲等傳統“無空調區域”的空調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這些地區的人們對舒適生活的追求促使他們加大對制冷設備的投入。與此同時,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暖通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際能源署測算,若全球建筑物熱泵滲透率達到空調制冷水平,熱泵產業規模將與制冷空調持平。這意味著熱泵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成為暖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具顛覆性的是歐洲市場的“產業替代”趨勢。歐洲傳統暖通以燃氣鍋爐為主,這一市場長期由本土企業主導。然而,隨著“熱泵替代鍋爐”的趨勢加速推進,歐洲企業由于缺乏空調技術積累,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處于劣勢。中國、日本、美國企業憑借在空調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創新能力,正迅速瓜分歐洲市場。以美的為例,通過并購歐洲暖通公司,實現了本土化布局,進一步提升了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未來,中國暖通企業有望在全球市場占據更大的份額,成為全球暖通產業的主導力量。
此外,暖通技術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汽車熱管理、數據中心液冷、戶儲暖通等新興領域為暖通產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美的、格力、海爾等家電龍頭拓展中央空調業務,本質上就是抓住了“暖通技術跨場景遷移”的機會。這些企業憑借在暖通技術領域的核心優勢,將業務延伸至多個相關領域,開辟了比家用空調更大的市場空間,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科技消費引領:中國技術從“跟跑”到“領跑”
如今,中國正處于一個憑借科技消費產品影響全球的時代,何偉通過多個生動案例,充分印證了中國家電技術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在增量市場,中國企業實現了令人矚目的“技術翻盤”。掃地機器人領域,曾經中國企業只能跟隨國際巨頭 iRobot 的步伐,進行簡單的模仿和學習。然而,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創新,中國企業在掃地機器人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從“跟隨”到“全球技術領先”的華麗轉身。科沃斯洗地機更是在美國原型產品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憑借出色的清潔效果和便捷的操作方式,成為全球主流產品,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運動相機品牌影石同樣表現出色,超越了傳統巨頭 GoPro,在全景相機領域占據了全球 70%的市場份額,實現了“技術壟斷”。這些案例充分說明,在不成熟產品領域,中國企業的技術優勢更容易被全球消費者感知,歐美消費者愿意為“更好用、性能更高”的中國產品支付高價,這為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存量市場,中國企業正在積極“重構格局”。智能割草機市場去年開始爆發,中國企業憑借快速迭代能力和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力,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正沖擊著歐美傳統龍頭富世華的地位。彩電領域,中國企業主推的 Mini LED 技術與三星、LG 的 OLED 路線形成了差異化競爭。Mini LED 技術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長壽命等優點,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視覺體驗。若 Mini LED 成為主流技術,中國品牌有望在歐美市場實現“價量齊升”,打破以往“性價比換份額”的困境,提升中國家電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
何偉強調,中國家電技術能夠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源于“中國工程師紅利”。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研發投入已超過美國,且中國工程師更愿意在消費品領域深耕細作。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創新精神,不斷推動中國家電技術的進步,為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中贏得了優勢。
未來展望:AI 與具身智能,開啟家庭服務新時代
何偉對家電行業的未來趨勢做出了大膽而精準的預判:“未來 5 - 10 年,家電行業最核心的機會是 AI 與具身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將從‘非人形’向‘類保姆式’進化。”
回顧過去十年,智慧家居的發展雖然未能完全達到人們的預期,但產品創新方面卻取得了顯著成效。智能門鎖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升了家庭的安全性。而隨著 AI 與具身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家庭場景將迎來根本性的變革。可移動寵物監測攝像頭已經實現了“跟隨拍攝、精彩匯報”的功能,能夠實時記錄寵物的生活動態,并通過智能分析為寵物主人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人形機器人雖然目前仍處于“賽事娛樂階段”,但技術的快速發展讓人們對其未來充滿期待。何偉認為,三四年后人形機器人有望具備實用價值,成為家庭服務的重要助手。
“家庭還有很多需求未被滿足,最終的終極形態是‘具身智能機器人’,像保姆一樣完成家務。”何偉的這一觀點為家電企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強調,家電企業需要提前布局這一領域,加大在 AI 與具身智能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從全球化擴張,到暖通賽道深耕,再到 AI 具身智能探索,這是家電行業增長的第三曲線,也是家電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結語:全球視野下的家電新增長
何偉的精彩分享,猶如一盞明燈,為困于“中國紅海”的家電企業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全球傳統家電的結構性機會、暖通空調的巨量市場、中國技術的全球話語權、AI 具身智能的未來潛力,這四大路徑共同構成了家電行業破局的關鍵。正如他所言:“家電行業的機會從不在‘守著中國市場內卷’,而在‘走出去’與‘向前看’——抓住全球擴張與技術重構的機遇,才能在未來十年實現新的增長。”家電企業應以此為指引,樹立全球視野,積極擁抱技術變革,勇敢地邁向更加廣闊的全球市場,開啟家電行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