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州:創新構建生態環境“執法+幫扶”智慧監管新格局
在青海省廣袤的大地上,海北州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生態價值吸引著世人的目光。然而,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并非易事,面對日益復雜的生態環境問題,海北州生態環境局積極探索創新,以“科技賦能、精準執法、長效幫扶”為核心理念,全力構建生態環境“執法+幫扶”智慧監管新格局,為全州的生態環境質量保駕護航。
精心部署,“執法+幫扶”模式全面啟動
青海省海北州生態環境局積極響應“全年、全員、全過程”執法大練兵工作要求,深刻認識到傳統執法模式在應對復雜生態環境問題時的局限性。為此,他們精心組織全系統執法骨干,聯合專業的環保管家技術團隊,共同開啟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生態環境監管變革。此次行動聚焦全州15家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聯網企業以及6家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采用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幫扶模式,力求實現對生態環境問題的精準打擊和有效治理。
這種“執法+幫扶”的模式并非簡單的組合,而是一種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執法人員不再是單純的執法者,而是集執法者與幫扶者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環保管家技術團隊則憑借其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為執法行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為海北州的生態環境監管注入了新的活力。
創新檢查,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提升執法能力
在執法過程中,海北州生態環境局大膽創新檢查模式,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執法實踐緊密結合。現場演示自動監測設備日常維護操作,讓執法人員直觀地了解設備的運行原理和維護要點;詳細講解數據分析要點,使執法人員能夠從海量的監測數據中敏銳地捕捉到異常信息。通過這些實踐操作和理論講解,執法人員逐漸掌握了自動監測數據異常識別、機動車檢測造假手段辨別等專業技能。
這種“邊檢查、邊學習、邊提升”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更增強了他們應對復雜生態環境問題的能力。在面對企業復雜的生產工藝和監測設備時,執法人員能夠迅速準確地判斷是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并及時提出整改建議。同時,這種創新檢查模式也激發了執法人員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精神,促使他們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執法方法和技術手段。
雙線協同,精準發力揪出環境問題隱患
為了實現對生態環境問題的精準發現和及時處理,海北州生態環境局采用了線上與線下雙線協同發力的檢查方式。線上依托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平臺,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監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異常預警。該平臺能夠實時收集、整理和分析企業的監測數據,一旦發現數據異常,立即發出預警信號,為執法人員提供準確的線索。
線下則組織執法人員深入企業現場,重點核查設備運行、標樣比對、運維記錄等情況,同時對機動車檢測機構的操作規范及數據真實性進行嚴格檢查。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執法人員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環境管理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的環境問題。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的監測設備校準不及時、運維記錄不完整等問題,執法人員現場提出整改要求,并明確整改期限,確保企業能夠及時落實整改措施,保證監測數據“真、準、全”。
閉環整改,健全長效機制確保監管成效
發現問題只是第一步,如何確保問題得到徹底整改才是關鍵。海北州生態環境局建立了閉環整改落實機制,將檢查發現的問題以督辦的形式轉發至各屬地生態環境局,實行“臺賬式管理、銷號式整改”。明確整改時限和驗收標準,要求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整改,并在整改完成后提交整改報告。屬地生態環境局對企業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同時,為了進一步強化自動監控和機動車尾氣檢測監管,海北州生態環境局還建立了“雙隨機”抽查和“回頭看”機制。通過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執法人員,避免人為干擾,確保檢查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回頭看”機制則對已整改的企業進行復查,防止問題反彈。此外,嚴厲打擊數據造假行為,對違規企業依法予以嚴肅處理,形成強大的威懾力,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
持續深化,以專業素養守護海北生態之美
海北州生態環境局并未滿足于現有的成績,而是著眼于長遠發展,持續深化“執法+幫扶”模式。依托與環保管家簽訂的框架協議,建立疑難雜癥會商機制,針對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復雜問題進行集體研討和分析,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常態化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實戰練兵活動,邀請專家進行授課,組織執法人員進行案例分析和模擬執法,不斷提升執法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監管水平。
在未來的日子里,海北州生態環境局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守護海北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他們深知,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通過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提升執法能力、健全長效機制,海北州必將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海北力量。
青海海北州構建生態環境“執法+幫扶”智慧監管新格局的實踐,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