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管網改造與政策推進的全面布局
去年十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聚焦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在此次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劉蘇社透露,未來五年,我國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改造總量將接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預計高達4萬億元。這一龐大的改造工程,不僅關乎城市基礎設施的升級,更對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釋放投資和消費潛能具有深遠意義。
一、政策引領與資金支持
國家明確鼓勵民間資本廣泛參與管網改造,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機制優勢。同時,將老舊街區改造中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范圍,為改造工程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近期,住房城鄉建設部進一步明確,未來五年將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加快實施城市燃氣、供水、排水、污水、熱力和地下綜合管廊“五網一廊”更新建設,旨在有序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有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為加強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遴選了50個城市和縣城作為重點推進對象,梳理形成了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第二批),為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導。
二、明確更新改造任務
(一)確定改造對象范圍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改造對象確定標準。天津市針對管道使用年限、材質、防腐層狀態以及土壤腐蝕性等指標,對運行滿20年和運行不足20年但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燃氣廠站設施進行綜合打分,根據得分情況確定改造時限。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則堅持開展常態化檢測,聘請第三方檢測單位對全市燃氣管道、設施運行情況進行評估檢測,科學合理確定改造實施計劃。
(二)合理確定更新改造標準
河南省周口市制定了四項更新改造標準,包括安全性、合規性、經濟性和前瞻性。安全性方面,確保管道能夠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破壞等潛在風險;合規性方面,要求更新改造活動符合現行法律法規要求;經濟性方面,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編制預算、控制成本;前瞻性方面,考慮城市發展趨勢和需求變化,適應未來技術變革需求。浙江省則加強更新改造技術指導,印發《城鎮燃氣管道檢驗及更新改造技術導則(試行)》,為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提供技術支撐。
(三)組織開展普查工作
北京市采取“邊摸排、邊評估、邊排查、邊治理”的方式,組織燃氣企業全面排查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問題,同步開展評估,發現隱患問題立即整改。陜西省制定了燃氣管道問題清單和排查技術規范,明確燃氣管道“帶病運行”的具體情形和風險隱患判定標準,指導對城市市政管道、庭院管道、立管和廠站設施等進行全方位排查。
(四)編制地方改造方案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與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印發實施方案,指導各師市全面普查、科學評估,合理確定建設改造時序和年度任務,分級分類對燃氣管道等地下市政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治理。
三、加快組織實施進程
(一)加強統籌協調
河北省石家莊市組建了全市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專班,由市長任組長,負責統籌推進改造工作。四川省遂寧市建立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四項機制,明確管控措施,對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實行計劃管理。浙江省杭州市將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改造過程,發揮社區黨員作用,帶動居民共商共議小區老舊管道改造議題。河北省衡水市搭建了溝通議事平臺,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共同商定老舊管網改造計劃。
(二)加快推進項目實施
上海市保障涉道路項目有效施工時間,允許全天或日間避開交通高峰進行改造施工。陜西省強化更新改造項目督查審計,將城市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專項治理、燃氣管道更新改造等工作納入督查和審計范圍。四川省廣元市統籌推進項目實施,優化施工組織,減少項目實施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和資金浪費。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加強更新改造工作調度,建立“日調度、周匯總、月通報”和“紅黑榜”機制。
(三)同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
廣東省部署建設智慧燃氣平臺,力爭實現全省瓶裝液化石油氣全流程監管和管道燃氣“一張網”監管。江蘇省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燃氣監管場景建設,開展燃氣管網風險評估,強化動態監測和預警處置。陜西省開展燃氣領域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試點,省級財政對試點城市給予定額補助,支持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監測平臺。
(四)加強管道和設施運維養護
河北省承德市建立專職閘門養護隊伍,針對老城區部分供水管網閘門老化等問題,編制閘門更換及加裝計劃,確保停水范圍控制在最小區域。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落實專業經營單位出資責任,建立資金合理共擔機制
甘肅省白銀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居民分擔”原則,建立資金籌集模式。嘉峪關市建立機制,由政府出資籌建小區紅線內新建及改造的天然氣管線和設施,燃氣公司讓利承擔部分費用。河南省平頂山市采取預存氣費推進“瓶改管”,提高用戶積極性。
(二)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貼息”政策,對通過銀行貸款審批的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項目給予補貼。
(三)加大融資保障力度
吉林省長春市積極拓展融資手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授信額度,保障管道更新改造項目及時啟動實施。
(四)落實稅費減免政策
江西省南昌市細化道路開挖修復、園林綠地補償要求,明確由項目單位自行組織實施相關工作,不另行收取相關費用。甘肅省嘉峪關市免征更新改造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
五、完善配套措施
(一)加快項目審批
北京市優化項目審批流程,明確列入項目匯編的“原管徑原路由”消隱項目無需核發施工許可證。
(二)切實做好價格管理工作
河北省進一步規范供水供氣供暖行業收費行為,實行清單制管理。吉林省建立天然氣價格上下游聯動機制,根據能源價格波動情況調整價格。
(三)加強技術標準支撐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積極推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環壓技術連接的薄壁不銹鋼管材替代普通碳鋼管材,提升安裝效率。
(四)強化市場治理和監管
山東省加快推進燃氣經營企業整合,解決“小、散、弱”燃氣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投入不足問題。廣東省潮州市大力推進管道燃氣企業整合,實現管道燃氣市場“一張網”統一運營。
(五)推動法治化和規范化管理
四川省自貢市堅持更新改造和運行管理并重,聘請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全過程跟蹤服務。寧夏回族自治區暢通舉報獎勵渠道,制定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將燃氣設施保護納入舉報獎勵范圍。
(六)強化組織保障
江蘇省揚州市注重工作調度和跟蹤督導,實行每月工作調度和現場督查。陜西省建立健全推進機制,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季總結、年考核”。遼寧省建立領導包保制度,省紀委監委書記親自包保推動燃氣管網“帶病運行”專項治理。
城市管網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策引領、資金支持、技術支撐和組織保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過明確更新改造任務、加快組織實施進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完善配套措施,我國城市管網改造工程正穩步推進,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