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新規:淘汰落后管材,引領建筑行業新變革
在當今時代,建筑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發展與變革。新技術如璀璨星辰般不斷涌現,新材料似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它們共同推動著建筑行業朝著更加高效、環保、安全的方向大步邁進。2024年11月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一則具有深遠影響的公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術目錄(第二批)》。該目錄明確規定,自發布之日起9個月后,也就是2025年8月8日起正式執行。這一目錄的出臺,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建筑行業激起了層層漣漪,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其中,它詳細列出了9項禁止使用技術和14項限制使用技術,為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聚焦民生:限制使用管材引關注
在眾多涉及建筑領域的技術與材料中,與廣大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工程材料(限制使用)方面,有一項規定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給水或排水管道中的砂模鑄造鑄鐵管和冷鍍鋅管不得用于民用建筑工程。這一規定的出臺,并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背景和諸多方面的考量。它不僅關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與安全,更與建筑工程的質量以及環境保護等重大問題緊密相連。那么,在這看似簡單的規定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緣由呢?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
砂模鑄造鑄鐵管:老舊工藝的落幕
工藝復雜,質量隱患重重
砂模鑄造鑄鐵管,在過去的建筑工程中,尤其是在排水管道系統里,曾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被廣泛應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它的弊端逐漸暴露無遺。從生產工藝的角度來看,砂模鑄造鐵管的工藝相當復雜。在鑄造過程中,砂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它不僅要承受自身沉重的重量,還要承受鐵水強大的浮力。這種雙重壓力極易導致砂芯產生撓度和彎曲現象。而砂芯一旦變形,就會使鑄管在整個長度上出現各種缺陷,如渣孔、氣孔等。這些缺陷就像隱藏在管道中的“定時炸彈”,嚴重影響著鐵管的質量,為后續的使用埋下了諸多隱患。
內壁粗糙,排水難題頻現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砂模鑄造鑄鐵管的問題更加凸顯。其內壁相對粗糙,這一特性使得污物極易附著堆積。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排水管道就如同人體的血管,負責將污水順利排出。而當大量污物附著在管道內壁時,就如同血管被堵塞,水流速度必然會減緩,排水不暢的問題便會接踵而至。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這可能會導致衛生間、廚房等地出現積水現象,不僅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還可能滋生細菌,影響居住環境的衛生。
防腐性差,管道破裂風險高
除了內壁粗糙的問題,砂模鑄造鑄鐵管的防腐性能也較差。如果防腐處理不到位,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管道很容易生銹。生銹不僅會進一步影響排水功能,使排水變得更加困難,還可能導致管道破裂。一旦管道破裂,污水就會泄漏出來,不僅會污染周邊環境,還可能對建筑物的地基造成損害,影響建筑物的結構安全。這對于居民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新型管材崛起,優勢盡顯
與砂模鑄造鑄鐵管相比,現代的塑料排水管、機制離心鑄鐵管等新型管材則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這些新型管材的內壁光滑,污物不易掛積,通水能力比砂模排水鑄鐵管大10% - 26%。這意味著在相同的排水需求下,新型管材能夠更快速、順暢地將污水排出,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正因如此,各地建委早已陸續明令禁止在新建住宅項目中使用砂模排水鑄鐵管,并積極推廣使用新型管材。此次住建部將其列入限制使用技術目錄,進一步表明了淘汰這類落后管材的堅定決心,也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冷鍍鋅管:健康與質量的雙重威脅
鍍鋅量少,耐腐蝕性差
冷鍍鋅管,曾經也是住宅給排水管道的“常客”,但如今卻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冷鍍鋅管實際上就是電鍍鋅管,其鍍鋅量很少,一般只有10 - 50g/m2。這種較低的鍍鋅量使得它的耐腐蝕性與熱鍍鋅管相比相差甚遠。正規的大型鍍鋅管生產廠家,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大多不會采用電鍍鋅(冷鍍)工藝。然而,一些規模小、設備陳舊的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落后的工藝。這也導致市場上部分冷鍍鋅管質量參差不齊,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鍍鋅層薄,易脫落生銹
從使用效果來看,冷鍍鋅鋼管的鍍鋅層是電鍍層,與鋼管基體獨立分層,且鋅層較薄,只是簡單地附著在鋼管基體上。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尤其是在接觸水、氧氣等物質后,鋅層很容易脫落。一旦鋅層脫落,鋼管基體就會暴露在外界環境中,極易生銹。當冷鍍鋅管用于給水管道時,生銹帶來的問題更為嚴重。一方面,管內生銹會產生大量銹垢,這些銹垢不僅會污染潔具,讓水龍頭流出的水變黃,影響美觀,還可能夾雜著在不光滑內壁滋生的細菌。更為關鍵的是,銹蝕會導致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可能會引發各種疾病,如腸胃不適、貧血等,嚴重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
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
另一方面,冷鍍鋅管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鋼材,并且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在如今倡導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其劣勢愈發明顯。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冷鍍鋅管這種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的產品,顯然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被淘汰是必然的趨勢。
政策延續:保障安全與質量
其實,對于砂模鑄造鑄鐵管和冷鍍鋅管的限制,并非首次提出。早在1999年12月,國家建設部等四部委就聯合發布了《建設部、國家經貿委、質量技監局、建材局關于在住宅建設中淘汰落后產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號)。該通知規定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鎮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鑄造鑄鐵排水管用于室內排水管道;在城鎮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鍍鋅鋼管用于室內給水管道,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逐步限時禁止使用熱鍍鋅鋼管。同時,大力推廣符合標準的柔性接口機制鑄鐵排水管、新型塑料管及塑料復合管等管材。
此次住建部將砂模鑄造鑄鐵管和冷鍍鋅管列入民用建筑工程限制使用材料目錄,是對過往政策的延續和強化。這一舉措旨在進一步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和建筑工程質量。通過限制這些落后管材的使用,可以減少因管道問題引發的各種安全隱患,如漏水、爆管等,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建筑行業淘汰落后技術和材料,促進新型優質管材的應用與發展,提高整個建筑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行業展望:共筑美好未來
住建部發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術目錄(第二批)》中對砂模鑄造鑄鐵管和冷鍍鋅管的限制,是基于對建筑工程質量、居民生活健康以及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這一規定的出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它不僅有助于推動建筑行業淘汰落后技術和材料,促進新型優質管材的應用與發展,還將為廣大民眾創造更加安全、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
在未來的民用建筑工程中,無論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還是設計單位,都應嚴格遵守這一規定。建設單位要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在項目規劃和選材階段,優先選擇新型優質管材,為工程質量奠定基礎。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確保新型管材的安裝質量,避免因施工不當導致管道出現問題。設計單位要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新型管材的性能和特點,合理設計管道系統,提高建筑的整體性能。
建筑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攜手共進,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積極推廣和應用新型技術和材料,才能共同為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建筑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廣大民眾也將享受到更加優質、安全的居住環境。讓我們共同期待建筑行業在新規定的引領下,實現新的跨越和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幸福與便利。